文档类型

文章

出版日期

4-1-2016

出版来源

生物节律杂志

卷号

31

问题数量

2

第一页

170

最后一页

181

出版商

圣人

石头

1552 - 4531

评论

Gall, a.j, Shuboni, d.d, Yan, L., Nunez, a.a A, & Smale, L.(2016)。尼罗草大鼠视交叉上核和室旁下区病变破坏昼夜节律性,但不影响光诱导的掩蔽行为。生物节律杂志31(2), 170 - 181。版权所有©2016https://doi.org/10.1177/0748730415626251

摘要

腹侧室旁下区(vSPVZ)接受直接视网膜输入,并影响啮齿动物的日常活动模式,使其成为对光的急性行为反应(即掩蔽)的中介的可能候选区域。我们使用谷氨酸激动剂n -甲基- d, l-天冬氨酸(NMA)对日食草大鼠(Arvicanthis niloticus)的vSPVZ进行化学损伤。在NMA损伤后,我们将草鼠置于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如:12:12明暗、恒暗、恒光);在昼夜节律时间(CT) 6、14、18和22显示一系列光脉冲;并将它们置于一个7小时的超循环中来评估行为掩蔽。广泛的双侧vSPVZ病变破坏了昼夜节律的活动表达,并取消了对光的遮蔽反应的昼夜调节,而不影响光诱导的遮蔽行为本身。我们还发现,在白天活动的草鼠中,NMA不仅能够破坏vSPVZ的神经元,还能够破坏视交叉上核(SCN)的神经元,尽管兴奋毒素对夜行啮齿动物的视交叉上核内的细胞没有破坏作用。草鼠的SCN对NMA毒性的脆弱性增加了夜间活动和白天活动物种之间谷氨酸受体密度差异的可能性。在损伤扩展到SCN的情况下,对光的遮蔽反应出现了,并且与仅损伤于vSPVZ的动物所表现出的反应相似。因此,广泛的双侧SCN和vSPVZ损伤破坏了昼夜节律的表达,而不影响昼生物种对光的急性反应。 Our present and previous results suggest that retinorecipient brain areas other than the SCN or vSPVZ, such as the intergeniculate leaflet or olivary pretectal nucleu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mediation of masking responses to light in the diurnal grass rat.

关键字

视交叉上核,室旁下带,病变,掩蔽,草鼠,昼行性

分享

硬币